嘉義溪口|我在鄭成功的身體裡!
 |
巨大的鄭成功神像 |
 |
來自鄭成功老家-南安石井的匾額 |
說到鄭成功廟,全台主祀有120多間,配祀則尚無法估算。清代初期官府曾嚴禁百姓祭祀鄭成功,欲徹底清除「反清復明」的思想,但民間還是感念其開臺知恩,私下以「開臺聖王」、「開山王」等名義偷偷祭祀,也算是一種懷古思鄉。再加上靈驗傳說,終使鄭成功廟遍佈全台。「開臺聖王信仰」屬官方所立的「台南延平郡王祠」最負盛名,也是各地鄭成功廟的祖廟之一。
 |
虔誠信眾的祈禱 |
嘉義溪口「開元殿」的由來,則是在200多年前,鄭成功部屬鄭蛟的子孫鄭士回,從漳州祖厝恭請開臺尊王神尊渡海來台,起初移居雲林縣褒忠鄉,後遷至嘉義縣溪口鄉柴林腳。民國56年鄭家子孫在自宅開辦濟世,後因各地信眾日增,經開臺聖王開示,民國59年才在附近找更大的腹地興建「開元殿」,民國61年正式落成。興建經費由全台各地虔誠信眾捐贈。
 |
回到開元殿,重新認識鄭成功這號人物 |
「開元殿」是國小遠足必去景點,以前不懂歷史,只知道鄭成功的神像好高好高,還可以爬上去,身體裡面有個文物紀念館!每年廟方更舉辦相傳是鄭成功設計的過火儀式,民眾得一口氣通過108個火圈方能消災解厄,特殊的宗教儀式吸引了全台成千上萬信眾參加,成為「開元殿」年度盛事。小時候爸爸曾帶我來看熱鬧,即便到了晚上人潮還是很多,我們坐在車內,一起看著200公尺外遠遠的煙火點亮鄭成功的臉龐。
 |
從遠方眺望廟宇 |
 |
居高臨下的鄭成功 |
關於鄭成功的歷史定位,後人有不同的解讀。但綜合來看,祂的一生並不成功,還很悲慘。明朝淪亡、父親降清、母親受辱自殺、最寵的長子鄭經與四弟的奶娘私通生子、一場颱風痛失妻子和三位兒子跟僕從300多名。如劉銘傳說的「家破君亡」,在多重打擊下,39歲便與世長辭,壯志未酬!
 |
台中大甲劍井的山水畫:相傳鄭成功駐兵處被圍困於山頂缺乏水源,部將以寶劍插地得甘泉。 |
確實,鄭氏部隊帶來無情殺戮,最近被掀起的爭議莫過於是1670年「大肚王國戰役」。根據《台灣通史》,鄭氏王朝為了擴張領土,以武力侵略平埔族的部落,先後共屠殺了數百名原住民和平民,最後僅剩6人倖免於難。於是原住民抗議,認為鄭成功就是惡魔,不該將祂神化。
 |
歐洲人筆下的鄭成功有花美男氣質 |
但也有一方認為,當初鄭成功來台頒布墾田令,諭中三令五申『不許混圈土民及百姓現耕土地。』保障土地生產及原住民的利益。甚至還厚宴各社長老,贈予袍帽靴帶,『南北路土社聞風歸附者接踵而至。』鄭氏部隊之所以會大開殺戒是因為原住民先誘殺了鄭氏軍兵,因此才有了後續的武力行為。而「大肚王國戰役」並非由鄭成功領軍,因為祂1662年6月就病逝了,在台灣待的時間不過13個月。
 |
館內有許多關於鄭成功的畫作 |
『雖然現在有些人對鄭成功、蔣介石有偏見,但不能抹滅祂們過去對台灣的好。』吳大哥語重心長。鄭成功來台後建立郡縣制度、實行屯墾政策、改善農業技術、重視經商貿易、廣建廟宇、興建學校深耕儒家思想,對當時的社會文化仍有一定貢獻。
 |
荷蘭人投降 |
 |
福松老人養護中心 |
「開元殿」後方是「福松老人養護中心」,以幼時鄭成功名字為名。裡面還有個紀念公園,園區的雕像是仿廈門鼓浪嶼的鄭成功塑像。居高臨下的鄭成功除了保佑裡面的爺爺奶奶,更日日夜夜庇蔭溪口鄉民。
 |
紀念園區 |
 |
開元殿與後方的紀念公園 |
最後帶大家用不同角度看「開元殿」我想這次來除了重溫小學遠足回憶,更對鄭成功這號人物有了另一層面的認識。評斷一個人不能光看外表或單一事件,說其可惡?可恨?可憐?可悲?很多事情存在著因果關係,希望我們都能用更宏觀的角度觀察,在歷史洪流中尋找各種蛛絲馬跡。
 |
往柴林的方向看去 |
 |
萬禮大將軍手執東南亞第一長劍 |
 |
甘輝大將軍拿官印 |
 |
五樓高度看將軍背面 |
 |
走到哪都看的到國姓爺,每日庇蔭村民 |
開元殿
地址:嘉義縣溪口鄉柴林村1-2號
文物館開放時間:09:30-16:00(電話預約)
電話:05-2691273
相關